去年的债券投资者心情并不好。在去年,债券市场经历了比较剧烈的调整,很多投资者也受到波及,没有取得前几年那样相对较好的收益。
但在今年,这种情况将得到改观。
近日在南方基金2021年度投资策略会上,南方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固收)李海鹏判断,经历了去年比较充分的调整之后,2021年的债券市场应该是“重回牛市”。
今年经济恢复增速常态
“2020年对于债券市场而言,上下半年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是一个牛熊转换的一年。”李海鹏认为,这也是债券市场在2018年、2019年经历过两年的牛市之后,在绝对收益率水平上出现了一定的估值泡沫,本来也有这样一个修正的预期。
李海鹏表示,疫情的出现使得宏观经济短期出现了大幅下跌,对于债券而言延续了牛市,但同时也使得收益率进一步出现泡沫。所以从第二季度开始,疫情得到有力的控制之后,债券市场就进行了一轮比较剧烈的调整。
在李海鹏看来,2020年是一个“牛熊转折年”,从5月份开始债券市场进入了一个熊市行情。
展望今年,李海鹏表示,也是因为去年债券市场经历了比较充分的调整,所以2021年的债券市场应该是“重回牛市”。
对此李海鹏分析认为,今年宏观经济将会“重回新常态”。因为疫情之前经济的走势就已经是在重回新的经济周期,只不过是被疫情所打断了。随着对疫情的管控得力,今年将有望重新回归常态,整个宏观经济的增速应该还是稳步下行的趋势。所以相对应的,债券市场在去年经历过充分调整之后,在今年新的经济增速常态之下,也会重新步入牛市。
最晚在下半年进入牛市行情
疫情影响之下,当前全球许多国家的债务比率已经达到了二战后的最高水平,2021年也将面临经济复苏与债务管理的双重压力。
对此李海鹏认为,从全球经济大的方向来看,都将经历一个复苏的过程,但在这一轮中由于中国对于疫情管控非常有效,因此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领先于全球。同样,中国也将逐渐退出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体中也将率先回归到正常、中性的货币政策。
在债券市场,中国领先了全球进行了调整。而在今年,海外经济是一个复苏的主题,海外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也会是一个逐渐回归到中性的过程,但要比国内缓慢许多。同时,海外的债券走势也与中国的走势相一致,但会滞后几个季度。
李海鹏表示,中国领先的这一过程在今年也将会持续,国内率先进入债券牛市。最晚在今年下半年,债券市场将进入比较确定性的牛市行情。
今年可加大债券配置比例
对于今年的资产配置,李海鹏的建议相对更加谨慎一些。他认为,去年配置更多是“六四开”,60%的债券、40%的权益,相对来说权益市场比较乐观一些。但毕竟过去两年的回报已经是非常高,所以展望今年,从大的宏观经济增速而言,需要降低权益的收益预期,也要关注一些权益投资的风险。相对应的,固收市场经过今年的调整之后,今年会给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健的回报。
对此李海鹏建议,如果去年是“六四开”,今年可以“八二开”。对于2021年,投资者可以相应增加固定收益类稳健资产的配置比例,但应偏重于低信用风险的利率债、央企高等级的信用债等。而对于高风险的信用债,还是需要持续降低仓位。
对于权益的高风险类资产,李海鹏建议,相对于去年而言应进一步降低比例。因为已连续两年高回报了,要适当控制一下权益类资产的风险曝露。
信用债爆雷背景:宏观经济转型
去年债券市场上出现了多起信用债爆雷,引发各方广泛关注。
“信用风险是这几年的一个持续的主题。”李海鹏分析认为,这个问题的背景,是宏观经济处于持续的转型中。转型过程中,有的行业符合未来新的经济发展方向,比如科技行业,而有些传统产业,如近期出现信用风险而被关注的煤炭行业,在转型过程中未来长期持续的增长前景是存疑的,尤其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煤炭行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的压制。
而从企业自身来看,转型过程中也会有成功、也有不成功的案例。有的企业因为治理结构的问题、股东关系的问题、高管更替问题等,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过程中,不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型中应对也不是很得力的企业,都会面临比较大的风险。
李海鹏指出,信用债风险还有一个背景,是在过去经济增长模式中,积累了大量的债务,杠杆率也在持续升高,直到前些年开始进行去杠杆。在债务增长加杠杆的时候,所有的风险都是相对比较低的,但在去杠杆、降债务的过程中,风险是在一个逐步暴露的过程,这也是过去三年信用债风险持续爆发的背景。
李海鹏坦言,信用债的爆发将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但在投资中如果仅仅是“一刀切”不去投资信用债,就会损失收益。因此,要正确认识信用风险,并且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措施去管理信用风险。要构建一个相对比较成熟、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信用研究团队、针对不同信用资质的信用债投资授权体系以及交易应对体系等。相对来说,在大的信用风险长期持续爆发的背景之下,通过成熟完善的信用风险投资、研究、交易等一系列体系来加以应对,从而既能够回避风险,又能够给投资人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回报。(作者 徐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