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就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热点话题回应了社会关切。其中,在应对企业债券债务风险以及违约处置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企业债券风险防范工作,始终将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总体看,企业债券的风险防范情况较好,今年未发生违约情况,累计违约率处于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最低水平,违约处置率处于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最高水平。”
企业债违约情况好于其他信用债
根据国务院2011年修订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企业债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企业债充分发挥长期限、低成本的优势,有效满足了交通、能源、保障性住房、环保、旅游、养老等重点领域的融资需求,缓解了投资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企业债的发行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也就是各地城投公司;另一类是产业类公司,比如主营能源、水利、贸易、制造等业务的一般生产经营性企业。企业债的主要品种有一般企业债券、专项债券、绿色债券和项目收益债券,其中专项债券又细分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停车场建设、养老产业、双创孵化、配电网建设改造、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社会领域产业、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等若干品种。从今年专项债券的发行情况来看(截至11月18日),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11支)、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10支)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7支)发行支数相对较多。
从存量企业债(截至2020年11月18日)的品种构成来看,一般企业债券占比超过78%,专项债券占比12%左右,绿色债券和项目收益债券占比相对较低。其中,按照Wind城投债口径统计,2572支存量企业债中,有2100支是城投债,占比超过八成,可见城投债是企业债券市场的绝对主力。从存量企业债(截至2020年11月18日)发行时的债项评级来看,除1支级别为AA-级外,其余均为AA级及以上,AAA级、AA+级和AA级发行支数占比分别为33.86%、26.79%和39.31%,高级别(AAA级)占比超过1/3。
若不将Wind违约统计中的本息展期和技术性违约计算在内,历史上共有20支企业债(不包括集合企业债券)发生违约,时间跨度为2015~2019年。其中,2016年和2017年企业债违约支数相对较多,分别为6支和7支。截至2020年11月18日,信用债(不含ABS、ABN和集合企业债券)共有494支发生违约,企业债违约支数占比仅为4.05%,与存量企业债支数占信用债的比重11.07%相比,企业债违约情况确实好于其他信用债。
企业债违约少源于三方面原因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发现企业债的违约率也相对较低,这很可能是因为企业债中城投债的比重显著高于其他几类信用债。按照Wind城投债口径统计,各类存量信用债中,城投债支数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企业债(81.65%)、中票(48.48%)、短融(40.86%)、公司债(7.86%)。
城投债占比高是企业债违约少的客观原因,市场普遍倾向于认为城投公司的信用好于非城投企业。截至目前,城投债只发生过几次因操作性原因导致兑付延期的情况,还没有发生过实质性违约,“城投信仰”仍然存在。特别是最近地方国企永城煤电AAA级债券违约事件不断发酵引发市场担忧,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主要职能是为地方政府融资的城投债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违约,投资人普遍对城投债信心犹在。
今年到期的企业债都是此前在审批制或核准制下发行的,在发行准备阶段,企业债发行申报材料需要上报给省级发展改革委进行项目审查,省级发展改革委通过后再转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审核通过后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申请企业下达发行申请批准文件。审核过程严格,募投项目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法规制度和产业政策,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出具专项意见。核准制下企业债审批时间较长,而中票、短融、公司债发行都比较市场化,近年来发行规模都大幅增长。
与中票、短融、公司债等信用债不同,企业债的募集资金用途绝大多数是用于项目工程建设,只允许少部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借款,这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项目规划、审核的职能有关。据统计,现在存续的2572支企业债中,只有10支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完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借款,占比仅为0.39%,其他2562支债券(占比99%以上)均有对应项目。目前存续的6236支中票中,绝大多数(90%以上)都是用于债务偿还、债务置换或补充流动资金,仅有约430支债券(占比6.90%)的募集资金用途涉及到具体项目。目前存续的2724支短融的募集资金用途也大多是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和偿还到期债务,有的债券部分资金用于日常项目投资,但均未指明具体项目名称,这可能与短融发行期限较短有关。目前存续的8788支公司债中,大多数(85%以上)用于债务偿还、债务置换或补充流动资金,只有约1250支债券(占比14.22%)的募集资金用途有对应具体项目。
企业债有对应项目的好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项目收益对还款有一定程度的保障;二是当地发展改革部门可以发挥属地管理优势,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及时防范化解风险。以“20上投集团债”(一般企业债券)为例,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募集资金为20亿元,其中18亿元用于上饶国际精准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收益主要有四部分来源,分别为园区建成后的运营租赁收入、销售收入、车位出租收益、物业管理费收入,根据测算,债券存续期预计能获得14.70亿元收益,能大大缓解企业的偿债压力。对于项目收益债券,发行条件要求“在项目运营期内的每个计息年度,项目收入应该能够完全覆盖债券当年还本付息的规模”,这就说明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违约概率极低。此外,注册制改革后的新品种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的发行指引中也提出,本专项企业债券以募投项目未来经营收入作为主要偿债来源。与交易商协会和证监会不同,发展改革部门作为项目审批和监管部门,对项目的各个环节比较了解,可利用属地管理优势通过项目筛查、风险排查、监督检查等多种方式做好企业债监管工作,提前化解风险。
与其他几类信用债的还本付息方式不同,相当大比例的企业债有债券分期提前偿还条款,目前存续的2572支企业债中,有1988支(占比77.29%)设置了债券分期提前偿还条款。比如“20上投集团债”的债券发行期限为7年,还本付息方式为每年付息一次且在存续期的第3、4、5、6、7年分别偿还本金的20%。再比如“16济专项债”的债券发行期限为15年,还本付息方式为每年付息一次,分别在第5年和第10年末附加发行人调整票面年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同时设置本金分期偿付条款,在本期债券存续期的第8年末至第9年末每年分别偿还债券第5年末剩余本金的20%,在本期债券存续期的第10年末至第15年末每年分别偿还债券第10年末剩余本金的10%、10%、20%、20%、20%及20%;最后8年每年的应付利息随当年兑付的本金一起支付。
企业债的一大优势就是企业可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还款计划,灵活设计各种附选择权的债券品种,这种灵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偿债压力。而中票、短融、公司债的本金通常要求到期一次性归还,这会造成企业短期内还款压力较大,在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发生违约的概率较大。
预计未来企业债违约可能性依旧较低
企业债发行门槛较高、审批流程相对复杂、要求有对应项目的特点可能是导致企业债违约少的原因,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债的发展。在目前存续的信用债中,企业债支数占比仅为11%左右,自2017年以来,企业债的年度净融资额均为负值,在信用债中一直处于比较低的位置。今年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企业债券发行全面施行注册制,企业债发行条件有所放松,发行流程有所简化,还推出了新品种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这些变化展现出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改革决心,注册制或许能为企业债发行带来积极影响。
通过观察企业债今年的发行情况可以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的3~4月份,企业债发行量大幅上升,且占信用债发行总量的比重持续增加,反映出企业债满足重点领域融资需求、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债发行支数和占比呈现波动上升态势。11月(截至11月18日),企业债发行支数占信用债的比重创今年以来新高(5.10%)。随着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企业债审批效率提高,预计未来发行有望继续扩容。
企业债具有融资规模相对较大、期限较长、还款方式灵活、债券品种丰富等特点,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保障国家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孟玮表示,未来还会在加强监管、强化协同、抓早抓小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应对债务风险以及违约处置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建立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提前了解风险、尽早处置风险。与此同时,针对个别苗头性风险隐患,密切关注相关债券的付息兑付工作,督促制定化解方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企业债身负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大改革举措落地的使命,政策和产业导向鲜明,防风险是企业债的底线。目前99%以上的企业债都有对应项目,且都是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只要这一点不改变,预计未来企业债违约的可能性将依旧低于其他几类信用债。(作者系远东资信研究部研究员 陈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