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新款对话式AI模型,即俗称的聊天机器人。前不久,GPT-4震撼发布,它比GPT-3.5获得了一项新的强大技能——图像理解。简单来说,它能和人类一样“看图说话”。
↑截图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微
(资料图片)
在这次升级前,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的团队共同开发的Prophet,让原本只能理解语言文本的ChatGPT和GPT-3有了一双“眼睛”。据报道,这项技术在评测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超越了谷歌旗下的DeepMind,同时所需的计算资源也大大减少。
1998年出生于杭州滨江区西兴的邵镇炜,正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目前正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凭借这一研发,邵镇炜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并成功入选世界顶级学术会议CVPR。
1岁时被确诊为“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对邵镇炜来说,这个成绩有着更特殊的意义。在1岁时,他被确诊为“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肢体一级残疾,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对于衣食住行都要依靠家人的他来说,翻书更是难上加难。由于四肢无力,他没有从抽屉里取出书本的力气,只能依靠同桌的帮助,如果坐在轮椅上超过两个小时,腰部以下就会伴随灼烧般的疼痛。有时坐累了想挪动一下身体,一不小心就会倾倒在一边的扶手上,自己无法支撑起来,只能等同学或老师看到了才把他扶起。
对于邵镇炜来说,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他十分珍惜,而这也意味着他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坚持求知的梦想。
因为对知识的渴求,这个身体瘦弱的男孩,在漫长的岁月里与病魔抗争,同轮椅为伴,努力克服因身体缺陷带来的种种不便,坚持学业。2017年高考,他考取了644分,超出浙江省一段线67分,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在校期间获得了多项荣誉,如2018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0年度国家奖学金和2021年度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如果说我的高考成绩值得被称赞,我希望不是因为我先天不足,而是因为我后天足够努力。”
邵镇炜获得奖项
除了学业上的努力,邵镇炜还有写诗的爱好,他特殊的生活经历带来了不同寻常的人生体验,他所学的计算机专业又给了他独特的视角,宇宙和生命的奇妙,在他笔下磅礴而富有诗意。
节选自《银河特快》
“我不是中国版霍金,
我会努力成为中国版邵镇炜”
↑图自共青团中央
身为一名残疾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邵镇炜备受社会关注和赞许,成为许多人学习的榜样,励志的楷模,甚至被冠以“中国版霍金”“少年版霍金”的称号,对此,邵镇炜调侃道:“我不是中国版霍金,我会努力成为中国版邵镇炜。”
邵镇炜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合影
但同霍金类似,邵镇炜从小就对数学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和天赋。上初中后,更是对物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在初中升高中的暑假自学了微积分的相关知识。“没有选择更喜欢的物理专业,也是因为身体原因,物理专业需要做大量的实验,计算机专业相对少点。”
从上大学开始,邵镇炜就树立了一个目标,希望自己以后在学术道路上能有所建树。不仅如此,邵镇炜还曾把“神经网络之父”Geoffrey Hinton的照片设置为自己的朋友圈封面,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以激励自己争取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更多的学习和思考。
与人工智能的结缘就此开始。在本科期间,邵镇炜开始跟随导师余宙教授进行科研活动,研究方向是跨模态学习。邵镇炜表示,他和小伙伴们一直有关注GPT系列方法的发展,早在ChatGPT发布之前,就已经注意到了GPT-3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可能性。
由于身体原因,邵镇炜的很多研究在家中完成。四五个月的时间,他逐行编写了实验代码。在工业界,人工智能研究往往投入大量的计算资源,而Prophet方法提供了一个用巧劲在高校做大模型研究的思路。通过Prophet方法的实践,邵镇炜和他的团队证明了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也能取得突破性成果。
现实生活中,邵镇炜也会被其他残障人士激励,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我并不是想到自己比他们幸运多少,而是学习他们灵活地利用辅助工具弥补自己的残缺,学习他们的坚强和隐忍,不是在对抗身体缺陷的方面,而是对抗一些特殊化眼光的斗争中。”
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是成长的最好时机,是生命中最能够发光发热的年纪,邵镇炜表示:“我不是大家天然的励志榜样,如果你们能从我身上学到许多,我希望你们并不是去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有多幸运,而是从我身上学到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对人生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