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概念股龙头是哪些?日前发布的《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4)》中就指出,中国的民营医院经历了数十载的发展,机构数量近年来每年以17%左右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民营医院数量已达到11514家,数量已占全国医院总数的46%。然而,民营医院整体规模仍然偏小,服务能力不强,与公立医院相比尚未形成竞争力。
2012年民营医院中,有86%的医疗机构规模床位数不到100床,仅1%的民营医院为三级医院。在门诊和住院诊疗人次上,民营医院仅占据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0%左右,在每年超过万亿元的医疗市场中,民营医院的整体医疗收入占比仍不足7%。
从医院数量看,民营医院在我国医院总数中已经占了几乎半壁江山,但是从服务量看,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民营医院只占到11%-12%的份额,公立医院仍然占据压倒性优势。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医院行业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年会将有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以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届时很可能将释放更多利好消息,民营医院概念值得投资者关注。
在民营医院的商业模式上,是继续走低端的专科连锁,还是做高端医院占据中心城市,并不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选择。因为二者面临的问题是共性的:医院经营模式。是继续忽悠来、宰干净的二元结构,还是转变为名医、产品开路、营销推动、客服粘度的PMS三角支撑,是民营医院真正回归医疗本质,并在经营模式上无法回避的必要抉择与势在必行的深刻变革,早变早主动。
无论是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还是上市药企、产业资本,已经自觉地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在以管人为主的医疗行业,他们的经验几乎为零。一方面要进入这个行业,一方面又缺少经验,那么可预期的结果就是:争夺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因而,我们预测民营医疗的人才争夺战,在2014年将会再起硝烟。因此,基层员工的培养,高管团队及高级技术人才的稳定,真正把人才当做比利润甚至顾客都重要的核心资产与核心竞争力,是各个医疗集团、医院在2014年一项非常重要的HR工作。
A股上市公司中,投资者除了可以积极关注恒康医疗、复星医药、开元投资、爱尔眼科、北大医药、平潭发展之外,通过持股或并购等方式与民营医院相关的概念股也值得投资者关注,如开元投资、金陵药业、益佰制药、双鹭药业、鲁商置业和通策医疗等。